一条生鱼两座城,粤川共话鱼水情
一尾灵动的生鱼,让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共话中山渔乡三角,与1600公里之外的条生“天府之国”成都有了舌尖上的维系。1月16日,鱼两粤川鱼水中山三角生鱼全国品牌推介活动将走进四川成都。座城当最会养鱼的共话中山三角邂逅最懂吃鱼的古城成都,将碰撞出怎样的条生火花?
中山市三角镇是“中国生鱼之乡”。
水乡三角鱼米丰
说起“三角”的来由,诚然是形象而生动的。水道交汇的冲积平原地质肥沃,沙洲平坦,形似三角,先民们在此种植、捕鱼,从水边暂栖的窝棚,到疍民上岸,有了茅屋,炊烟兴起。AG超玩会明嘉靖年间(1542年),三角村成。
这是一块上天赐予的风水宝地。水稻茂盛,鱼虾肥美,果树成林,鸡鸦水道、黄沙沥水道、洪奇沥水道纵横环抱,田间地头荔枝、龙眼、杨桃、香蕉繁茂。
这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镇。唐朝时期,三角镇是南海县的一个乡,隶属广州府。宋朝时期已经有了市场和码头等基础设施,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城镇,于明清时朝发展盛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遗迹众多。
三角镇因水而兴,唐宋之时已是繁荣的商业城镇。(陈玲开 摄于2020年11月24日)
水乡人家,自然靠水为生。自古以来,三角居民兴筑小围开垦种植,挖塘养鱼,一年两造的水稻产出的“银占”米、沙栏无渣粉葛、青皮冬瓜、沙栏鸡、三角生鱼远近闻名。他们也没有辜负土地的馈赠,鱼、虾、螺一应风物,随便一摸就是最好的食材,白灼、生炒、清蒸,原汁原味,新鲜无比。
三角居民兴筑小围开垦种植,挖塘养鱼。
三角也因鱼而兴。如今,在该镇约4万亩的农业种养总面积中,有70%用作发展水产养殖业。三角生鱼更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明星鱼”,年生产量约9万吨,占全国产量约1/6,远销贵州、湖北、四川、广西等十多个省份。
蜀人好食鱼珍馐
根据历史销售数据,三角生鱼有95%都是销往外省,其中超过30%流向了四川,慰藉了蜀人的舌尖。
川菜以麻辣、鱼香、怪味为特色,酸菜鱼、水煮鱼已是广为人知。走在成都的街头,体验其独特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慢生活,是触达这座千年古城的正确打开方式。
酸菜鱼是经典川菜之一。
蜀都文明傍水而生,前有大禹治水,又经开明丛帝到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古代成都可谓城在水中央,形成了天府之国。水利兴修,也造就了巴蜀地区对于鱼的饮食依赖和崇尚。
诗仙李白的诗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道出了上古时期先祖们对古蜀文明开启的重要贡献。晋代张载《等成都白菟楼》言“披林采秋橘,临江钓青鱼”,从侧面可以看出当时成都平原的农副产业和自然鱼资源的发达。文人诗歌里也多有描述成都名食和鱼类珍馐,如杜甫的《黄鱼》,陆游的《蔬食戏书》《饭罢作戏》等。
近代巴蜀地区知名鱼肴品种繁多,尤以正兴园的五柳鱼,枕江楼龙元章的糖醋脆皮鱼、干烧臊子鱼,荣乐园的凉粉鲫鱼,广寒宫的豆瓣鱼,颐之时的白汁鱼唇、干烧岩鲤,小洞天百花江团,姑姑筵的粉蒸鲢鱼、青筒鱼,带江草堂的蒜烧鲶鱼等最为知名。
干烧臊子鱼是风靡世界的川菜之一。
川人“好辛香”,以花椒、蜀姜为主要调味料,找到了河鲜的好搭档。大厨们利用酸、泡菜提鲜,压腥,开发出泡菜鲫鱼、酸菜黄辣丁汤,后来引进野山椒成就了广为流传的酸菜鱼,皆是激发味蕾的佳肴。
鱼水为媒粤川情
鱼水为媒,文化衍生的脉络在两座城相互印证。
蜀人自古以来和鱼水有特殊的感情,从上古神话里的自然崇拜,到山林泽渔的百家世态,再到川菜宴席的食鱼风尚,奠定了“地富鱼为米,山芳桂为樵”的巴蜀富足生活写照。
历史上成都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据统计,成都城区以桥命名的街道有四五十条,与水系有关的街名近100个,诸如百花潭、合江亭、望江楼等,依然述说着这座城与水的关系。蜀文化集大成之一的蜀锦,其华美离不开岷山雪水的漂濯。定居浣花溪的杜甫,在写成都的257首诗歌中,与水相关的就达150首。
成都水系发达,河流纵横。
水还塑造了成都人的性格——开朗、豪爽、幽默,散淡之中不乏智慧,悠闲之下不失进取。巴蜀文明的生长和发展,一直与水息息相关。
中山三角养鱼吃鱼,也留下了诸多习俗。因生鱼条纹形似古代铜钱,年夜饭时吃生鱼,寓意“年年有余,财源滚滚来”。学子在高考前吃麒麟鱼(生鱼)、看麒麟舞表演,寓意“旗开得胜”。三角麒麟舞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入选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不论祭祀祖宗,还是乔迁新居,或添丁、婚嫁之喜,都要舞麒麟来庆贺。
水乡人家房前屋后都是河涌,人们在耕作劳苦之余少不了歌唱。珠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被称为“咸水田”,水乡的歌也称为“咸水歌”。“咸水歌”自由奔放,劳作解乏、男女爱慕、兴之所致,无论是涌边艇上、基头田尾,只要有人唱开了头,马上就会有人接腔对唱。
“咸水歌”艺术表演。
比拼耐力和技巧的水上运动三人根艇,也肇始于中山三角。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角光明村村民就自发组成了“月湾上帝艇”,后改名“中山沙栏艇”。根艇赛传承至今,由验艇、放龙、比赛、夺标、领奖、吃龙舟饭、收龙等多个环节组成,每年均吸引数万名群众观赛,共享渔乡之乐。
三角镇三人根艇赛中转栋场景。(梁胜华 / 摄)
生于渔乡三角的麒麟鱼,与这儿的人一样,生猛、奋进。继粤品入黔西游凉都后,又将在蜀水古城留下腾跃之姿。1月16日,中山三角生鱼全国品牌推介活动将走进四川成都,水产、餐饮、采购商等领域嘉宾受邀进行市场调研、合作洽谈、生鱼品鉴,推动生鱼入蜀产销对接。现场还有精彩的南粤醒狮和川剧变脸表演,敬请期待。
【策划】高永彬
【记者】江玲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南方农村报
-
创历史新高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第一季度客流车流双增长发放1000万元!@梅州商家,这场促消费活动这样“上车”→“世界长寿之乡·蕉岭”旗帜展示在世界之巅!梅州蕉岭勇士登顶珠峰广州白云机场在员工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有核酸检测异常,相关来(返)梅人员请速报备!清明将迎出入境客流高峰,深圳湾口岸错峰通关指引请收好最新!梅州发热门诊和核酸采样点公布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原创歌曲《我们的青春》《绽放》《青春起跑》今日发布梅州税务之窗丨激发“苏区+湾区”企业活力,万宝电器获退税2465万元女子60米栏跑出8秒01!吴艳妮打破全国纪录大半夜,入粤货车48吨货物在高速严重倾斜!多名路政人员“接力”转运十余个小时
- ·老司机“翻车”了!海关查获违规携带的雪茄122支
- ·梅州将迎今年以来最强降雨,防范自然灾害“锦囊”来了→
- ·红色交通线上这3株百年古树挂牌啦!好好保护它们
- ·梅州市农业农村局“揭榜挂帅”项目技术需求征集工作开始啦!
- ·缅甸地震可能会引发局地海啸 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
- ·梅州开展“五一”节前特种设备安全检查!重点: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
- ·梅州将迎今年以来最强降雨,防范自然灾害“锦囊”来了→
- ·带就业保养老引人才!梅州人社部门助力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 ·广珠城际、珠机城际计次定期票组合上新 最多享受6.2折优惠
- ·以实际行动践行博爱情怀!她,是2021年第三季度“梅州好人”之“助人为乐好人”丘丽梅
- ·“以旧换新”热起来!梅城“绿色消费”受青睐...
- ·8年,从“白小伙”晒成“黑汉子”!梅龙高铁建设者江民峰:坚守是为了万里通途
- ·天农食物:生态绿色清远鸡广受广州邻人招待
- ·打破记录!梅州迎来最凉五一,明天雨雨雨继续...
- ·“讲好中国故事•品读二十四节气”主题创意作品征集活动启动!快报名→
- ·童音唱响未来!2022第三届华语少儿流行音乐大赛梅州赛区今日启动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月背样品、智能光芯片等入选
-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梅州开展专项行动,举报电话在此!
- ·二套房公积金首付比例降至二成!事关房地产,梅州七部门联合发布重磅举措!
- ·梅州部分河流水位涨幅最高可达6米!强降雨即将“到货”...
- ·2025年社工考试报名已开始,还没报名的请抓紧时间!
- ·注意!梅州市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
- ·融合客家音乐 弘扬客家艺术!HOME SWEET HOME毕业季音乐会暨何煜森赴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分享会举行
- ·二套房公积金首付比例降至二成!事关房地产,梅州七部门联合发布重磅举措!
- ·又遇见“对”的人!广州特警第二次下班路上“擒”回在逃人员
- ·最新!梅州发热门诊和核酸采样点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