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阳江:构建绿色多元能源体系 打造国际风电城
编者按:党的新型系统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电力多元打造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建设九游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阳江这为新时代我国能源电力高质量跃升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构建国际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新型电力系统是体系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广东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风电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新型系统凝聚各方合力,电力多元打造大力推进能源转型发展,建设九游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阳江广东省能源局联合南方网、构建国际粤学习客户端推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系列报道,绿色深入挖掘各地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体系技术创新应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生动实践与显著成效,展现广东作为能源革命先锋的蓬勃活力与坚定决心。今天(8月9日)我们推出第一篇《阳江:构建绿色多元能源体系 打造国际风电城》。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阳江市紧邻粤港澳大湾区,是大湾区向西拓展的第一座城市和直接辐射区,也是北部湾融入大湾区的先导区,便捷通达湛茂都市圈和海南省,具有双湾交汇的地缘优势。近年来,阳江市统筹抓好碳达峰行动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广东首个电源总装机超过2000万千瓦的城市,以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全力打造绿色能源之都
为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阳江加快推进沿海风电、核电、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布局,着力打造多元清洁能源供应结构,努力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 项目单位供图
阳江市能源资源丰富、品类齐全,拥有水电、核电、光伏、海上风电、陆上风电、抽水蓄能、火电、余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各类电源,已建成电源装机容量达2080.5万千瓦,装机规模全省第一。其中清洁能源1532万千瓦,占比约为73.6%,已并网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500万千瓦,为南方区域第一。2023年清洁能源发电量626.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73.8%,排名全省第一。预计到2030年,阳江市电源装机总容量将超过4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将提升至81.3%,进一步保障清洁低碳能源供给。
加强科技创新,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近年来,阳江市着力打造“海上风电+储能”示范区,通过规划协调、风火打捆、多能互补、储能协同和新一代调度系统等,将海上风电打造为可靠绿色能源。随着国内单机容量最大、埋深最大的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全容量投产运行,阳西火电厂1、2号机组2.6万千瓦/1.3万千瓦时储能调频项目成功试运行,以及广东省首个海上风电储能项目3万千瓦/3万千瓦时峡安储能站并网运行,阳江实现500万千瓦海上风电、175万千瓦陆上新能源、120万千瓦抽水蓄能和518万千瓦火电全容量打捆高效送出,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阳江抽水蓄能电站 项目单位供图
阳江市以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为目标,主动布局未来电网发展关键技术,加快推进“高比例新能源地区电网柔性运行技术与系统研发”等新型电力系统项目实施,及时将“基于新型拓扑的海上风电直流送出关键技术”等成果应用到产业上,助力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等工程建设。大容量集群“点对网”直送至珠三角负荷中心,360万千瓦海上风电与448万千瓦火电打捆送出,实现南方区域最大规模多能互补示范;小容量集群反哺本地重点园区,140万千瓦海上风电就地消纳,每年为阳江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提供30多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助力阳江市打造世界领先的海上风电绿色产业链,在催生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项目 项目单位供图
未来,阳江市将继续站在绿色发展的前沿,用实际行动诠释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阳江智慧和阳江方案。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叶绍明
通讯员广东省能源局
- ·旅客腰缠珍珠闯关 海关关员慧眼识破“珠”丝马迹
- ·走访广州市场:西瓜价格降至“1”字头,桂味荔枝涨价十倍
- ·省级标杆!连州市29家入围!
- ·2023年畜禽精准营养学术钻研会在广州乐成召开
- ·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亿吨油田
- ·通车倒计时!新会大鳌整治深江高速沿线田间看护房奏成果
- ·助力全省夷易近生名目三万余个!福彩公益金加力提速增长“百万万工程”
- ·期待!大熊猫“福宝”明日正式亮相
- ·享界S9于广深沿江高速发生追尾事故?假!|破谣局
- ·当爆火“粘土特效”遇上阳西荔枝,童话般的村落子风物你爱了吗
- ·英德红茶别样“红”|粤“味”百千万
- ·“中草药+益生菌”,清远鸡也有养生方
- ·广东出台公务用车管理新规 提升规范化科学化数智化
- ·梅州遭遇洪涝灾害!广东消防疏散营救被困群众622人
- ·中缅签署2024年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协议
- ·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梅州多地学校17日停课